企业动态
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提高产品竞争力的核心,持续增加科技投入,加强产学研合作,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技术,用科技力量提高产品质量。

2024-05-08

1、生姜苗期常见问题

生姜苗期常见的问题:一是苗黄苗弱,扎小辫;二是设施栽培的烤苗、蒸苗,小老苗;三是缺苗断垅。这是生姜幼苗期常见的主要问题,也是出现最多的问题。针对以上问题分析:造成生姜苗黄苗弱的主要原因有水肥管理因素,有设施管理不当的因素,有底肥施用不当的因素,也有气温的变化因素。如通风不及时造成的烤苗、蒸苗现象。设施内土壤墒情差温度高,造成烤苗;土壤湿度大,温度高造成蒸苗。生姜选种不严格,带病姜种,根系水肥吸收能力差,以及生姜蓟马为害形成姜叶扎小辫。姜种催芽后不分级不挑选,混级播种,造成出苗不齐,这都是影响生姜生长和提高生姜产量的重要问题。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生姜苗期管理技术意见,供参考。

2、生姜苗期管理

2.1 肥水管理

生姜苗期浇水原则为底水浇透、初水适时、小水勤浇。底水浇透是生姜出苗前的墒情保证,一般壤土姜田出苗前不浇水,所以生姜播种后底水要浇透。初水适时,田间出苗30%左右开始浇初水。小水勤浇是苗期管理的关键,浇水过早,土壤板结,不利出苗。浇水过晚墒情不足,影响出苗。生姜幼苗期水肥吸收能力差,水肥供应不上,姜叶伸展受阻,容易形成扎小辫。苗期浇水,以促生姜生根壮苗为主,注意冲施或者浇灌生根壮苗型肥料。小培土前小水勤浇,见干见湿。结合浇水冲施少量提苗肥。

2.2 设施管理

生姜小拱棚、大拱棚栽培,均能有效地大幅度提高生姜产量。设施栽培的主要优点是增产显著,其缺点就是因管理不当造成烤苗、蒸苗、黄苗现象,主要原因就是打孔通风不及时。4月底5月初,气温变化幅度大,经常出现30°C以上气温,棚内温度达到40-50°C,(正常情况下,外界气温加10°C就是棚内温度)。要及时掌握天气变化,根据天气预报掌握最近4-5天气温变化,根据生姜出苗情况,正常情况下加,催芽播种地块,播种后25天左右出苗,最多不超过30天。否则就是盖土过深(盖土5厘米,浇水后实土3厘米),生姜出苗达30%时打孔放风。出苗前要注意天气变化,若有高温天气要及时打孔放风。棚内温度白天控制在28-35°C,夜间温度控制在18-22°C

3生姜遮阴

搭建高位遮阳棚,创造适宜生姜喜温暖,忌高温怕强光的半荫生长环境。生姜高位遮阳棚投入成本低,增产效果好,便于田间管理。露天种植的地膜生姜,气温超过30°C就要适时上网,大小拱棚种植地块,根据选用的棚膜种类有所不同:第一使用无滴膜的,因无滴膜具有升温快的特点,要在播种后15天左右,生姜出苗前搭建遮阳棚。遇到高温天气,来不及搭建遮阳棚时,可将遮阳网盖在拱棚上,以防烤苗。第二施用一般白膜的地块,在生姜出苗后及时上网,也可提前搭建,避免烤苗,但因提前遮阴温度上升慢,生姜出苗晚。第三使用绿色膜地块,因其绿色膜具有遮荫效果,正常在撤膜之后,小培土之前及时搭建遮阳棚。建议播种后15天左右,只要近期气温上升到30°C以上时,就可以提前上网。新型绿色免遮荫棚膜栽培的无需遮荫。

4虫害防治

4.1 地下害虫(地老虎、蛴螬、金针虫)

造成生姜缺苗断垅,生长点被咬断,这都是地下害虫防治不当所致。耕耙地前撒施杀虫剂,或种姜时沟底压施杀虫剂,均能有效地防治地下害虫。若前期没有用药,苗期发现有地下害虫为害,可用高氯.辛硫磷每亩1000克随水冲施进行防治。种姜时,每亩沟底压施2公斤辛硫磷颗粒剂,预防效果好。

4.2 生姜蓟马

虫体虽小,为害很大。该虫具有避光性,夜晚活动,白天潜伏。生姜嫩叶被搓食后叶片内卷扎成小辫,叶片伸展受阻,对生姜生长影响很大。发生后可用物理方法进行防治,在姜田挂设蓝色杀虫板,10米左右挂1个,可有效地粘捕生姜蓟马。药剂防治,烯啶吡蚜酮或噻虫嗪每亩5-10克,加黏着剂兑水15公斤喷雾。蓟马喜欢夜晚活动,建议打药时间要在傍晚进行。

4.3 根结线虫

为害生姜根系影响根系水肥吸收;损伤姜块表皮,造成生姜癞皮,导致品质下降;苗期防治不及时,生姜根系弱,受线虫为害,生姜的水肥吸收能力差,茎叶肥水供应不上,必然出现生姜扎小辫。该虫繁殖快,传统防治效果差。应以预防为主,选用无病虫姜种,播种前进行土壤处理。苗期防治,应抓住5月上、中旬线虫开始繁殖期进行防治,每亩冲施姜线必克2000毫升,间隔20天重复冲施1次。

山东省万兴食品有限公司品保部

2024.5.7